科技前沿
-
5G 改变社会的真相在这里!
更理所当然的,人—虚拟空间—物—人这种新型交互方式有可能诞生一些新的社会角色和职业,比如物联场景规划师、机器人健康顾问、远程修复专家或者远程比赛裁判员。
我们愈发加强了与环境的联系,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一直在说”5G改变社会“的原因吧。
阅读更多2019-09-19【科技前沿】
-
智能网联汽车斑马智行让汽车更聪明
只要你动动嘴,智能汽车就能完成你的命令。曾经只能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场景,眼下在中国制造里正在成为现实。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了《"聪明车"中国造》的新闻。"聪明车"背后的智慧大脑——智联网汽车平台斑马智行,从幕后走向前台,为更多的人所熟悉。
阅读更多2019-09-16【科技前沿】
-
全球首款“侧跟”行李箱发布:基于视觉识别,实现智能避障
2019年8月24日,在京召开的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全球首款基于视觉识别做到侧面跟随、智能避障的OVIS智能行李箱发布。
阅读更多2019-09-01【科技前沿】
-
德国拟用人工智能打击儿童色情犯罪
儿童色情是国际社会共同严厉谴责和打击的丑恶现象。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政府2019年8月5日宣布,他们正与合作伙伴开展一项研究,探索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打击网络儿童色情犯罪。
阅读更多2019-08-09【科技前沿】
-
清华大学开发出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
来自清华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开发出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该芯片结合了类脑计算和基于计算机的机器学习,这种融合技术有望发挥基于计算机科学的人工神经网络和基于神经科学的脉冲神经网络的优势,促进人工通用智能的研究和发展。
阅读更多2019-08-05【科技前沿】
-
DeepMind 新研究:人工智能(AI)帮助提前48小时判断肾病
DeepMind在 Nature 发表了一篇最新研究,与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VA)的专家一起已经开发出了一款人工智能技术,使得医生可以在预防急性肾损伤(AKI)提前 48 小时获悉病情。
阅读更多2019-08-05【科技前沿】
-
受蟑螂启发,清华与伯克利造出踩不坏的机器人
清华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的一种新型机器人受到蟑螂身体结构启发,能够保证哪怕被人踩到时,也不损坏。 这个小强机器人长3厘米、宽1.5厘米、体重0.024克
阅读更多2019-08-05【科技前沿】
-
用 AI 消灭水军, 让机器评论秒现身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机器写作已经广泛应用于体育、财经、突发自然灾害等多种新闻写作中。但与此同时,机器写作也被悄然应用于到水军控评、虚假口碑等灰色地带,迷惑用户的双眼。
阅读更多2019-08-05【科技前沿】
-
意念打字成为现实,非植入式脑机接口解码准确率达76%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和 Facebook 在 Nature Commuications 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他们在“非植入式”的穿戴设备上取得了最新进展,构建出了一个大脑-计算机系统,能准确解码佩戴设备的人听到和说出词语和对话,实时从大脑信号中解码。
阅读更多2019-08-05【科技前沿】
-
麻省理工学院推出新型传感器,可快速诊断败血症
败血症是医院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仅在美国每年导致近250,000名患者死亡。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近日开发了一种新型传感器,能够更快、更简易并且更便宜地诊断败血症。
阅读更多2019-08-02【科技前沿】